如何前往: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如何前往MindHealth精神科專科診所 - Direction Icon

聯絡查詢: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Telephone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Contact Form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Whatsapp Icon

港人壓力大,抑鬱症越趨普遍。若確診抑鬱症,患者有需要服用多種抗抑鬱藥物,必要時或需加大劑量。當服用兩種或以上一定劑量的抗抑鬱藥物,並持續一段時間,治療效果卻不甚理想時,醫學上便稱為「難治型抑鬱症」。統計顯示,有關病人佔抑鬱症患者多達三分一,絕對不容忽視。

現時醫學界積極發開發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透過雙管齊下的藥物治療方案,對比過去30年的主要透過調節大腦中單胺系統(monoamine)抗抑鬱藥物,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信號傳遞療法,臨床所見平均大約服用二至三星期才見效,而且並非對所有抑鬱症患者都能奏效之下,患者使用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有望在更短時間內減輕抑鬱情緒,得到緩解。

抑鬱症有多種治療方案,各有其成效、副作用及限制,患者應與自己的主診醫生商討,選用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若出現抑鬱症症狀便應儘早求助及求醫,及早治療處理症狀。

若想了解更多有關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療法,可按此參閱詳情,或直接聯絡查詢。

關於陳蔓蕾醫生

陳蔓蕾醫生專業資格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

英國卡的夫大學皮膚科學文憑

精神科專科醫生 – 陳蔓蕾

女精神科醫生 - 陳蔓蕾 - 證件相1

陳蔓蕾醫生現為精神科專科醫生,擁有超過20年的精神科經驗。她曾服務於不同的公共醫療機構,照顧不同種類的病人,並接受過多種精神科專業培訓。

陳蔓蕾醫生曾任榮譽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榮譽臨床導師,為醫生提供精神科專科訓練,亦多次被邀請到電視台及雜誌接受訪問和擔任演講嘉賓。

精神科服務範疇

提供醫療程序

門診服務到診服務

陳蔓蕾精神科專科診所 - 精神科服務範疇 -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情緒及行為問題的評估及治療)

兒童精神情緒問題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
  •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住院治療

使用醫院或其他服務診所:

  • 養和醫院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 嘉諾撒醫院 (Canossa Hospital)
  • 香港港安醫院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明德國際醫院 (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 港怡醫院 (Gleneagles Hong Kong Hospital)

精神科相關配套服務

會診語言:

  • 粵語 (Cantonese)
  • 普通話 (Mandarin)
  • 英語 (English)
 

分類: 情緒病 – 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

常常聽見電視或人們說創傷後遺症,究竟創傷後遺症是什麼?是不是創傷之後一定有「後遺症」呢?以下是其中一個典型的個案。

在一個平常的下午,一對平常的情侶坐在一個平常的雙層巴士的上層,正在閒談,欣賞雙層巴士窗戶外的風景。突然間,坐在身旁的女朋友尖叫起來,原來巴士司機昏倒了,巴士失控,正衝向馬路旁邊的架上了棚架的建築物。

在一瞬間,只聽到砰的一聲,他的女朋友在他眼前被窗外突然插地進來的竹了插到了!突然間,眼前一片混亂⋯⋯竹棚的竹子插到車上面,巴士的一部份陷進路旁的建築物中。車上的椅子被撞得東歪西倒,車上乘客紛紛尖叫,大人及小孩都嚇得放聲嚎哭,紛紛走避。

而他的女朋友,亦因為竹子突然插進來而受了重傷。由於車頭變形,他和女朋友被困於車中,無法離開。眼看在血泊中的女朋友奄奄一息,他內心極度驚慌。他盡力從椅子狹縫中走出來卻無法動彈,唯有等候別人來拯救。

雖然現實上只過了二十分鐘,這段等待的時間像是過了一輩子似的。

最後,他和女朋友都被救了出來,可是女朋友 身上卻留下不能磨滅的疤痕。而他雖然沒有受到重傷,心靈卻被嚴重受創。 自從那一次交通意外之後,他便時常坐立不安,對聲音特別敏感。偶然有一些聲音,也會嚇得心神不定。有時候,他會忽然腦海中出現當時意外的情景,彷彿再次親歷其景,極度可怖。除此之外,他時常被心跳、手心冒汗,做惡夢等困擾。從意外那時起,他亦沒有再乘搭巴士了。亦會很害怕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生怕會勾起恐怖的回憶。他甚至會避開和當時意外相似的建築物和道路。

由於一直被這些問題困擾,令他無法專心工作,最後還是要看精神科醫生。原來,他已經患上了創傷後遺症。

創傷後遺症通常發生在一些意外、受到暴力或性襲擊、天災或人禍等等而引發的精神病。患者可以是受害者或目擊者,甚至對現場的拯救人員也可以造成或多或少的精神創傷。

常見的病徵包括突然想起創傷時的情景,猶如置身其中,即回閃(flashback)。其他焦慮病徵,例如對聲音特別敏感、心跳、手震、流汗、做惡夢等。亦可能會同時發生抑鬱等症狀。有時,患者亦會怪責自己,例如為什麼在當時出現、是否當時自己衣着有問題、遺憾未能夠出身邊的人等等。

那麼,是不是所有人發生意外後都會患上創傷後遺症呢?答案是因人而異。其實,有部份人遇到意外也不會有創傷後遺症的病徵。甚至有些病人只要過一段時間,情況也會有所改善。根據過往的研究,大約百分之二十五有創傷後遺症的病徵的患者會在事件發生後六個月以上仍持續有創傷後遺症的病徵。可是,在那些持續有病癥,只有三份一人會痊愈,而另外三份一人病癥則有可能持續十年以上。

因此,若發現創傷後遺症病徵持續六個月,便應該向精神科醫生尋求協助了。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