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前往: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如何前往MindHealth精神科專科診所 - Direction Icon

聯絡查詢: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Telephone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Contact Form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Whatsapp Icon

港人壓力大,抑鬱症越趨普遍。若確診抑鬱症,患者有需要服用多種抗抑鬱藥物,必要時或需加大劑量。當服用兩種或以上一定劑量的抗抑鬱藥物,並持續一段時間,治療效果卻不甚理想時,醫學上便稱為「難治型抑鬱症」。統計顯示,有關病人佔抑鬱症患者多達三分一,絕對不容忽視。

現時醫學界積極發開發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透過雙管齊下的藥物治療方案,對比過去30年的主要透過調節大腦中單胺系統(monoamine)抗抑鬱藥物,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信號傳遞療法,臨床所見平均大約服用二至三星期才見效,而且並非對所有抑鬱症患者都能奏效之下,患者使用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有望在更短時間內減輕抑鬱情緒,得到緩解。

抑鬱症有多種治療方案,各有其成效、副作用及限制,患者應與自己的主診醫生商討,選用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若出現抑鬱症症狀便應儘早求助及求醫,及早治療處理症狀。

若想了解更多有關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療法,可按此參閱詳情,或直接聯絡查詢。

關於陳蔓蕾醫生

陳蔓蕾醫生專業資格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

英國卡的夫大學皮膚科學文憑

精神科專科醫生 – 陳蔓蕾

女精神科醫生 - 陳蔓蕾 - 證件相1

陳蔓蕾醫生現為精神科專科醫生,擁有超過20年的精神科經驗。她曾服務於不同的公共醫療機構,照顧不同種類的病人,並接受過多種精神科專業培訓。

陳蔓蕾醫生曾任榮譽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榮譽臨床導師,為醫生提供精神科專科訓練,亦多次被邀請到電視台及雜誌接受訪問和擔任演講嘉賓。

精神科服務範疇

提供醫療程序

門診服務到診服務

陳蔓蕾精神科專科診所 - 精神科服務範疇 -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情緒及行為問題的評估及治療)

兒童精神情緒問題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
  •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住院治療

使用醫院或其他服務診所:

  • 養和醫院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 嘉諾撒醫院 (Canossa Hospital)
  • 香港港安醫院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明德國際醫院 (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 港怡醫院 (Gleneagles Hong Kong Hospital)

精神科相關配套服務

會診語言:

  • 粵語 (Cantonese)
  • 普通話 (Mandarin)
  • 英語 (English)
 

分類: 精神科醫生隨筆

壓力和表現的關係密切

壓力和表現的關係密切

常常聽到病人訴苦,說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好,無論多努力預備,考試成績均未如理想。有些病人說無論怎麼努力溫習,讀書進度依然緩慢,未能把書本知識記進腦中。

既然沒有十足把握,於是便懷着戰戰兢兢的心情去到試場。只要一到考試試場,便好像洗了腦一樣,腦中一片空白,把考試前溫習的知識全部忘記得一乾二淨。

也有不少病人在進入考試試場之後,出現各種不同的毛病,有些病人會覺得頭暈、嘔吐、腹瀉等症狀。結果,也有同學最後無法完成考試。

試問準備了那麼久,最後卻考得未如理想,當然十分失望,心情變得更差了。也會覺得愧對父母的期望。

久而久之,也好像對考試失去了信心,越來越畏懼考試了。除了考試之外,有些病人也會變得越來越焦慮或抑鬱,心情長期欠佳。他們也會喪失平時對事物的興趣,在家中也越來越少說話了。覺得關在自己房間中最舒服,慢慢地變成隱青了。

如果不想這樣,可以怎樣?答案很明顯,大家都應該知道是要控制壓力吧!

首先,讓我們了解一下壓力和表現的關係。其實,壓力和表現是一個倒轉的U型關係。當我們在亳無壓力的時候便自然會疏於練習,繼而表現不濟。隨着壓力一點點的增加,例如開始有老師催促溫習,提醒快點做功課了。自然地,便會開始加把勁看一點書、做功課。那麼,便會開始有一點點成績了。測驗日子越來越近,壓力逐漸形成,學生們都會勤加溫習,學到的知識便更加豐富了。這樣便形成了倒轉U型的前半部份——上行軌跡。壓力越大,越努力,成績越好。

當真的考試來臨,同學們便得加倍用功,用心專注,務求在最佳狀態下考試。這樣,便到了倒轉U型的最高點。這便是壓力變成推動力,令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不過,若我們的起點是倒轉U型的更高的地方呢?有些人在剛開始時便已十分緊張,一早便已全力以赴了。隨着壓力越來越大,考試越來越逼近,便把同學們推到過了倒轉U型的另外一邊,即壓力越大表現越差的下行方向。表現便是每況越下。到最極端的情況,甚至無法把考試完成。

因此,當我們了解了壓力和表現的關係後,便要適當調節自己的壓力,常常留意自己在U型圖的那一個位置,如在上升的軌道時,便應加倍努力加緊練習;如發現自己已在下行軌跡時,便應多做舒緩身心的活動,把自己拉回最佳狀態,好好表現自己。

公立醫院雜談

公立醫院雜談

作為一位精神科醫生,能夠打開病人的心窗,為他們帶來生命的曙光,和為失明人帶來光明同樣意義重大。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時常經歷許多人間的悲歡離合。在這個繁忙的場所裏,正正為我提供無數幫助病人的機會,為他們人生展開新的一頁。

曾經在公立醫院急症醫院工作,工作壓力十分沉重。別以為身為精神科醫生,便會像電影中的精神科醫生般,擁有無敵大海景辦公室,另有一張長長的安樂椅給病人細數心事。事實上,我們的工作主要的地點是在狹窄而繁忙的病房裏!雖然環境欠佳,情況許可下,我們都會盡力找一些較為私隠或寧靜的地點,希望病人說出個人私隱是不會太尷尬。

有一次,有一位少女服用藥物自殺,根據估計,她可能服用超過300粒。當然病人非常危殆,徘徊在生死邊緣了。幸好,經過醫䕶悉心護理,終於從鬼門關走回來。

她醒過來之後,我再細心查問她自殺的原因。原來她的男朋友想和她分手。她知道後傷心不已,悲從中來,覺得人生沒有意義,便決意輕生。清醒後她和我說的第一句說話,便是問我她的男朋友可有來探過她?我說沒有。然後她失望地把她的男朋友的電話號碼給了我,並請我打電話給他。我嘗試打電話給她的男朋友,電話接通了,我立即告訴他病人的情況。她的男朋友冷漠地回覆,說以後不會再見她,請她死了心吧。

我把他的回覆轉告病人,病人當然十分傷心。經過多次的勸解,她終於明白,若以死相脅,只會讓對方更害怕,效果適得其反。其實,除了這一段已消逝的感情外,她生命中還有很多人和事值得她珍惜。最後,她答應我會重新振作,再活出精彩人生。

精神科醫生的生涯中,我每天就像看無數本人生的小說,有喜有悲,百感交集。但願我能好好運用以往病人的經驗,豐富自己的知識,來繼續幫助將來的病人。

《都市日報》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