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

隨着社會進步,學術及資歷要求變得更重要。在不知不覺間,小孩子需要學習的知識亦愈來愈多。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因而續漸引起關注。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是一種常見的發展障礙。根據2007年美人口普查, 大約有7.7%–至8.7%學童有此症狀。根據另一個國際綜合研究顯示,估計患有ADHD的學童高達11%(95%CI 6-15),男女的比約為1.5:1。男女的比約為1.5:1。患者通常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及衝動的行為。原來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是描述兩種不同的徴狀。而每位病人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狀比重不大相同。
若病人以過度活躍為主要病徵,通常在很小的時候便會察覺「與別不同」。於是,小朋友通常會在年紀較小的時候便能夠接受適當的治療,在學校方面亦會體諒,在學習亦可以得到調適。
專注力不足為主的病人便沒有那麼幸運了。他們的情況通常沒那麼明顯,很容易被忽略。
有一位小朋友,他覺得上學很不開心。上課的時候,他只能聽到老師講課的開始的五分鐘,之後自己也不知道想到哪裏去了。悶的時候,他總會把玩桌上的文具,因此便被老師責罵了。此外,他總沒有把手冊完整的抄下來,結果便常常忘記帶功課。做功課又是另一個惡夢… 每天花上四小時仍然做不完,更不用說要溫習課本了。他覺得無論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他的成績依然沒有改善。
久而久之,他自己也稱呼自己「蠢豬」,自信心不斷地下降。在同學之間對話時,他總是離題,打斷別人話柄,說話東拉西扯的。於是,同學也發現他有點奇怪,逐漸地也把他孤立起來。最後,老師還勸喻父母替小朋友轉校,原因是成績太差,追不上進度。
後來經朋友提醒,他媽媽才發現原來他可能患有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經過適切的治療,這位小朋友的集中力逐漸改善,成績也漸見進步。現在,小朋友自信心也開始恢復了,上學和學習也變得更愉快。 如果家長發覺小朋友很難集中精神,容易「心散」,便需多加留意。
頭條日報 《情緒百子櫃》2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