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前往: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如何前往MindHealth精神科專科診所 - Direction Icon

聯絡查詢: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Telephone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Contact Form Icon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專科診所 - Whatsapp Icon

港人壓力大,抑鬱症越趨普遍。若確診抑鬱症,患者有需要服用多種抗抑鬱藥物,必要時或需加大劑量。當服用兩種或以上一定劑量的抗抑鬱藥物,並持續一段時間,治療效果卻不甚理想時,醫學上便稱為「難治型抑鬱症」。統計顯示,有關病人佔抑鬱症患者多達三分一,絕對不容忽視。

現時醫學界積極發開發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透過雙管齊下的藥物治療方案,對比過去30年的主要透過調節大腦中單胺系統(monoamine)抗抑鬱藥物,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的信號傳遞療法,臨床所見平均大約服用二至三星期才見效,而且並非對所有抑鬱症患者都能奏效之下,患者使用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抗抑鬱藥物有望在更短時間內減輕抑鬱情緒,得到緩解。

抑鬱症有多種治療方案,各有其成效、副作用及限制,患者應與自己的主診醫生商討,選用最合適的治療方案。若出現抑鬱症症狀便應儘早求助及求醫,及早治療處理症狀。

若想了解更多有關針對谷氨酸系統 (glutamate)的新療法,可按此參閱詳情,或直接聯絡查詢。

關於陳蔓蕾醫生

陳蔓蕾醫生專業資格

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 (精神科)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英國皇家精神科醫學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外全科醫學士

香港中文大學內科醫學文憑

英國卡的夫大學皮膚科學文憑

精神科專科醫生 – 陳蔓蕾

女精神科醫生 - 陳蔓蕾 - 證件相1

陳蔓蕾醫生現為精神科專科醫生,擁有超過20年的精神科經驗。她曾服務於不同的公共醫療機構,照顧不同種類的病人,並接受過多種精神科專業培訓。

陳蔓蕾醫生曾任榮譽香港大學助理教授、香港精神科醫學院榮譽臨床導師,為醫生提供精神科專科訓練,亦多次被邀請到電視台及雜誌接受訪問和擔任演講嘉賓。

精神科服務範疇

提供醫療程序

門診服務到診服務

陳蔓蕾精神科專科診所 - 精神科服務範疇 - 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自閉症、情緒及行為問題的評估及治療)

兒童精神情緒問題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 (ADHD)
  • 自閉症譜系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 亞斯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
  • 選擇性緘默症 (Selective Mutism)
  • 兒童焦慮/抑鬱 (Anxiety / Depression in Children)
 
 
 

住院治療

使用醫院或其他服務診所:

  • 養和醫院 (Hong Kong Sanatorium & Hospital)
  • 嘉諾撒醫院 (Canossa Hospital)
  • 香港港安醫院 (Hong Kong Adventist Hospital)
  • 明德國際醫院 (Matilda International Hospital)
  • 港怡醫院 (Gleneagles Hong Kong Hospital)

精神科相關配套服務

會診語言:

  • 粵語 (Cantonese)
  • 普通話 (Mandarin)
  • 英語 (English)
 

標籤: 害怕見到熟人

社交恐懼症 social phobia

社交恐懼症 social phobia

我想向陳蔓蕾精神科醫生查詢,我好怕見到熟人,連鄰居都唔唔想見,可以避得就避。連塔lift都唔想。見陌生人就冇咁大件事。但同人講野,除非自己刻意去叫自己望住人地講野,否則,都係唔望人多。仲會有好多小動作,例如,抓痕,心不在焉,東張西望。仲會心跳得好快,腳震。亦都好驚去向人地表達意見,就算人地唔岩,都唔敢出聲,好怕講錯野,俾人駡。但係過後,又會不同怪責自己冇用。請問我咁樣會唔會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懼症。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回覆: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的確有可能患上社交恐懼症(social phobia)。社交恐懼症的特點是害怕成為社交場合的焦點,擔心自己被人恥笑或被人戲謔, 因而盡量避免成為社交活動的焦點,或盡量避免有尷尬嘅機會。例如,會避免在公眾地方談話、用餐、甚至在人數不多的場合,例如會議、上課、宴會等,亦盡量不參與。

當一旦有需要在這些場合出現,病者會出現各種焦慮的病徵,例如面紅、心跳、腳震、手震、作嘔、想去洗手間、腹瀉等。

由於社交場合多不勝數,如果需要盡量避免,亦會對患者構成精神壓力和情緒影響。患者亦會覺得自己自我形象低落,因為普通的人與人接觸的事情,對患者來說亦有難度。

治療方法需配合藥物及認知行為治療。其實這個病是焦慮症的一個變奏。治療方法主要為服用血清素,加上認知行為治療,通常會逐漸好轉。當然,延醫診治時間越久,自己面對社交場合的信心便越弱,要醫治的時候便越困難了。

陳蔓蕾精神科醫生近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