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內容問與答:
經常留意疫情資訊,是否已算是疑病症呢?
有可能是的。其實疑病症的病人通常會有少少唔舒服,有些人將這些輕微唔舒服,與一些好嚴重的疾病掛鉤。例如會擔心自己有心臟病,中風等,最近當然是擔心新冠肺炎。
擔心患上這些病的時候,他們又會將事件再聯想多一步。例如聯想成:如果我有病時,就會想自己患病期間會否好辛苦;如果再聯想下去就會是:假如自己死去之時,留低年紀輕的子女在世的生活如何?於是愈想就愈擔心,又愈想愈負面。
疫情開始之後會否多了病症?和最近巿民精神狀態如何?
自從新冠肺炎之後,差不多多收咗兩三成病症。平常那些人擔心如心臟病、中風之類,最近都會因為戴口罩而自然抖氣唔係好暢順,又有些時候對口罩敏感而引發兩聲咳等現象,就好擔心自己會有新冠肺炎。有部分病人近幾個月都無出過街,因為出街一次一戴口罩有兩聲咳,他們又會聯想:如果我將肺炎帶返屋企,成家人都受感染咁點算呢?如果傳染埋長輩群,使他們身體唔好,自己就會好不孝。這樣那樣一直在聯想。
那些人會容易有這個疑病症?
其實現時香港的環境,大家都好大壓力,所以全香港市民基本上患病風險都增加。不過以下幾類病人會特別大風險。例如思想比較負面一些的,會較容易焦慮,那就會容易有這些病症。還有一些病人是,曾經試過有大病,大病之後佢經歷過好辛苦的感覺之後就驚咗病,所以之後他們都會對這類型的事情會好焦慮。
現時大家咳兩聲都會擔心自己有病,如何才可以察覺到我身邊的人有疑病症呢?
會一開始就有少少唔舒服,然後他們就會去想,自己究竟會唔會有嚴重病症,就會上網搜尋,看看究竟自己的病徵似甚麼病或者似甚麼嚴重病症。
假如找到生活中有這些病症,就走去睇該類專科醫生,再要求做一些相關檢查,醫生就會告訴他們,其實沒有事。
這樣他們會好一段時間,轉頭又有些新病徵出現,他們又會重新再搜尋,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一般他們覺得自己有事之後一好番沒有事,過一個星期左右,他們又會再有以上症狀。
患者身邊親友,叫他們放鬆一點,這樣有用嗎?
其實都沒有太大作用,如果病人自己都知道要放鬆,他們真係可以放鬆的話,一早已經放鬆了。身邊的人一直講要放鬆一點,反而令病人壓力更大。
這樣應該要如何幫助他們?
其實要認同他們確係有病,不過他們的病就不是身體上的病。他們的病就好像我們身體有個警報系統,但這個感覺系統太過敏感,於是經常出現這個誤鳴狀況。
我們要了解他們有這個病,另一方面,由於這個病係因為身體警報系統太過敏感的關係,令他們不太敏感的方法,就是將焦點由他們的身體或由病症那裏,一路帶開到一些他們關心和喜歡的事物上。建議帶患者做一些他們喜歡的活動,因為他們身體上無問題,其實可以去參加或進行患者以前會做的事情,他們可以與別人傾談,或者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便可以。
要如何治療呢?
治療方面有兩大類,第一個類別是藥物治療。藥物治療主要係食血清素及一些放鬆的藥物。而第二類是心理治療,就如剛才我所講,解釋給他們聽,這是一個系統敏感的原因,導致有這些症狀出現,並不是真係身體有病。另外一些病人就會針對本身病過,然後有一個好大的陰影這方面作出治療。
其實這些病主要都係來自壓力,壓力減低就會無咁容易有這些病。所以如果個人無咁大壓力,多做運動或曬太陽,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係有幫助。如有困難的時候,可以同親友講或傾訴一下,減低自己壓力,其實都無咁容易有病。
不要相信一醉解千愁,飲酒只會愈飲愈衰。只會令到問題拖延再耐一點,咁有時侯問題拖得耐反而問題仲大,還有飲酒飲得多其實會有酗酒問題,到時一個問題變成兩個問題。